..

一段名为「七系」的自媒体旅途

我是王雨峰。我的公众号改名为「王工日志」,取代之前的「七系」。名字只是代号,重要的是代号背后的本质,以及这个本质在我心中的意义。我想用这篇文章,回顾我和这个公众号的故事。

为什么给公众号起名叫「七系」。我喜欢考古,上大学后发现我所在的计算机学院以前叫「七系」,就像受苏联影响的其他工科大学一样,各系是按数字排的。我感觉这名字挺好听,而且是两个字的名字,竟然还没人注册,所以就它了,没啥特别的原因。是不是有一种古典的美感?像蒋公「校长」的称号一样。

公众号最早的文章是2015年7月发出的,是公众号的自我介绍。当时,我想做一个和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公众号,主要发计算机专业学习资料、学习心得、行业动态等。至于为什么要做公众号呢?主要有两方面因素。

一是我本人喜欢表达,对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都挺享受,虽然从来谈不上擅长,但就是喜欢。而且通过公众号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,也能获得不错的反馈——比如亲友的认可,同学的转发,等等。很多事都是这样,如果又有点擅长,又能有持续不断的反馈,就很容易持续做下去。

二是写公众号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训练。我从很多地方都看到,主要是IT行业的一些前辈,鼓励大家写博客,通过写作的方式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,梳理知识体系。比如刘未鹏、池建强两位老师,他们的文章对刚上大学的我影响很大。再加上,2015年那会儿挺流行个人开公众号的,这也就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。

说实话,如果问我当时想没想过商业变现、个人影响力等因素,我是真没想过。不是不敢想,是脑子里压根就没这根弦。

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我都把「七系」当做个人公众号用了,偶尔发些文章,主要是各种随感和技术文章。其实最初的初心,也就是做“计算机专业相关内容的公众号”的这个想法,并没有坚持太久,可能有1年左右吧。

主要的原因倒不是我对这个题材不感兴趣了,是我在这个专业上学的越多,我就越觉得我可写的越少。搁今天的话可能还好点,毕竟毕业也快两年了,心态开放多了,如果要我大四的时候看我大一大二写的文章,我恨不得当场把文章永久删除。

我想,这也是技术写作的一个永恒的问题,那就是「以我的水平,我没资格写东西给别人看;网上的资料已经浩如烟海了,还有我什么位置呢?」。这个问题困扰过我很久,但让我高兴的是,我对此有一些可以令我自己满意的答案,在此分享给大家。

对于我们这些非技术专家,对于技术类文章写作,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:

在某个独特领域里的小众经验 只是给自己看的总结 第一点是什么意思,就是我认为,即便一个人他目前不是某个领域的技术专家,只要他结合自己的知识和他的独特经历,总是能有一些可分享的内容。比如,如果我破解了学校宿舍楼里的收费洗衣机,虽然破解的技术可能是通用的,但经历和领域是独特的。

比如,我除了在本公众号上发文章,我的文章还会同步发到我的博客上。我的博客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,正是和我的独特经历(大约一年做一种冷门产品研发)相紧密结合的,那是一篇讲计算机网络的文章。技术上的事情网上已经有无数文章分析了,但我提出了一些我的分析思路和主观观点,我想这些信息是独特的,具有信息量的。

总之,只要结合好自己的经历,总是能写出有信息量的文章。「信息量」是关键,如果我只是把Python官方文档,默写一遍,就不会有任何额外新增的信息量,甚至信息还会丢失。

对于技术本身来说,我们每个人都很难产生什么新的信息量(除非是某领域的技术专家,比如,余晟老师讲的正则表达式),但是,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,从独特的经历中生产信息量,总归会更容易一些。

第二点的意思就是,注定有些技术文章,不是给大家看的,而是为我们自己而写。比如,我写了一篇git使用操作总结,这个总结,我不可能比网上的教程写的更好,但我通过这个写作的过程,梳理了git相关的知识点,我必须首先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结构化梳理的能力,我才有可能把这些知识以良好的结构组织成文章。

对于这类写作,可能就像是日记一样,注定没有人看,也不期望有人看,就是给自己写的而已,收益的人是作者自己。

对于技术文章,我认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,那就是文章只能是一维的线性结构,也就是,从上往下书写,从上往下阅读。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什么文字语言是具有二维结构的,如果有的话请一定要告诉我。我知道有一类外星人的语言是这样,不过我不太懂(《你一生的故事》)。

那么,当我们写作技术文章的时,就如同将本来像思维导图一样发散的知识结构,格式化成一维的线性结构,我想,这对知识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。

说的很好听,其实我在写和技术相关的文章时,也经常感到一种疲惫,我觉得我写的这些东西,没有给这个世界增添任何新的信息,表达效率还挺低的,如果让我跟人口述,效率还能高的多。写到这,我想起了一些东西…一些每位程序员同僚都能体会的心境:这不就是写技术文档吗。

总的来说我是个喜欢写文档的程序员,但也没有那么爱写,反正刚入行的时候是特别爱写。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被要求写的,我主动推进的情况居多,一部分也许是因为兴趣,但你要是问我是不是感受不到写文档的枯燥和阻力,我想说这是不可能的。所以可能这也是一种我对自己文档能力的一种主动锻炼吧。

很多人说文档没啥用,写着费劲,读着也费劲,不如口述——但据我观察,我还没见过一个声称不爱写文档的人,口头表达能力特别好的。我认为写作和口头描述,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,只不过写作的门槛会更高一些,因为口头描述可以用发散的方式描述。

总而言之,写技术类文章,很大程度上是锻炼自己用的,和其他人其实没什么关系。只要这样一想,就不会再担心「写了没人看」这种问题了。

话说回七系。

虽然我关于技术文章写作的理论支撑很充分,但主要还是懒,所以几年下来也没定期更新,或是精心运营,而且越到后来技术文章写得越少。我在这个公众号上一共发了71篇文章,在这将近5年的时间里,竟然还能保持一个月发一篇的平均速度,我真是太感动了。

阅读量就很平庸了,我的习惯一般是发文章后,当晚在朋友圈转发一下。平均来看,这样能获得100~200的阅读量。如果内容具有一定传播性,比如C++复习指南,能有上千阅读量,不过也就这样了。在内容的传播这方面,我和我女朋友的差距是数量级的。

我基本没在意过阅读量的问题,因为我很清楚,我的这种写作风格,不是微信公众号的主流风格。阅读这样纯文字的文章,需要注意力的额外分配——大家哪里有这么多注意力呢?

当然,我关注的公众号列表里,也有像这样写作风格的人,一般是技术专家,或是行业大佬,比如余晟老师、霍炬。道哥的号几个月更新一次,但一旦更新,内容都值得逐句阅读。

在互联网上,注意力这样资源实在是太稀缺了,我的亲友们愿意对我的文章投入完整的注意力,这我就很满足了。至于说我能否有一天,写出的文章能让和我没有社会关系的人,投入完整的注意力来阅读,如果能做到的话那会很好,但也不强求。

有人说,消费文章容易,产出文章难。我觉得也可以从注意力的角度来讲:消费自己的注意力很容易,消费他人的注意力,那算是本事。

我把公众号改名为「王工日志」,「王工」是因为以前我去客户现场出差的时候,客户都喜欢叫我王工,感觉还蛮可爱的。日志嘛,每个计算机软件每时每刻都产生很多日志,也就是工作记录。作为我的个人公众号,我希望这里可以记录我的一些事情。

大概就是这样。

2020年04月29日